来源:学员组织处 作者:2021年春季第二期党的建设班学员李安明(中共孝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编辑: 发布日期: 2021-06-18
广大干部群众都知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害死人,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治不痊,其漫延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经到了动真碰硬的时候了,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策,要有硬招实招,要有少而精的干货,不能大而概之,不能按部就班,不能平均用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可采取以下“四招”予以整治。
第一,抓住高位推进这个运行机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但总体上看是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应自上而下,而不能自下而上。具体来讲,中央层面应牵头抓总、宏观统筹,省市县乡应各负其责、分层分类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应拿在手下抓,亲自安排亲自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应具体承办,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组织人事部门应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换句放话说,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应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样抓,应像脱贫攻坚一样抓,应像疫情防控一样抓。只有这样,才能抓得彻底,才能抓出成效。
第二,抓住考核检查这个重点区域。大量的事实证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出现大都与考核检查(含巡视巡察)这个指挥棒有关系。考核检查关系到一个地方或者单位的政绩多与少、好与坏,关系到干部个人工作成绩好与差、对与错,直接影响到干部的职务职级升降和进退留转。如果考核检查这个指挥棒出现了偏差,就会给我们的整体工作相应带来偏差。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考核检查往往注重工作过程,没有注重工作效果,比如召开了多少会议、印发了多少文件、做了多少笔记、成立了多少机构等等,这会倒逼下一级单位为迎合考核检查而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首先应从考核检查这个指挥棒抓起,考核检查是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一个重灾区。各级党委(党组)应对考核检查类的文件材料来一次大清查,重新研判审理,看考核检查项目、考核检查指标和考核检查方式是否存在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处理。
第三,抓住干部队伍素质这个关键因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之所以产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部队伍素质不适应造成的。我们应该看到,干部队伍中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种危险”是长期的。有的理想信念“总开关”常年失修,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信仰缺失;有的干事创业精神气不够,不担当不作为,奉行“既不落后、也不出风头”,怕决策失误,不敢拍板定事;有的思想僵化,不善于学习,工作能力难以胜任,存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问题;有的不深入群众,不了解基层,只唯上不唯实,做决策发文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等。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温床。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必须抓住干部队伍素质这个关键。各级党委(党组)应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干部队伍的内生动力,解决好干部队伍“精神懈怠”的问题。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符合好干部标准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尤其要选拔配备好“一把手”,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工程,解决好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持续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
第四,抓住追责问责这个监督利器。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得不到有效遏制,与追责问责力度不够有关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普遍存在,但追责问责的相对较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犯错误的成本很低甚至没有成本,造成少数单位不重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不担心不畏惧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上犯错误。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应在追责问责方面下功夫。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组织人事部门应细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追责问责的认定情形、处理措施等,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亮出底线红线。目前如何认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没有成熟的具体的经验做法,我们应克服畏难情绪,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样,从一件件具体事抓起,久久为功,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追责问责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