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校(院)工作指导处 作者:襄阳市委党校教务科 张敏 编辑: 发布日期: 2022-09-17
7月27日至28日,襄阳市委党校举办了全市党校系统第十届精品课评选活动,来自市县党校80余名教师参加活动。此次精品课评选以“精、新、活”三点铺面,在评选形式、评选数量、评选标准上均有所创新,是襄阳市委党校深化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
安排部署做到“精”。一是应势而动,精细谋划。2021年下半年,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联合印发《市县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办法》《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实施方案》后,襄阳市委党校随即结合实际情况,对2022年全市党校系统精品课评选活动进行谋划;今年来,襄阳市委组织部和襄阳市委党校按照全省“五优”创建要求,联合印发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五优”创建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以精品课评选为抓手,打造一批优质课程;3月,襄阳市党校系统会议专门就“深化教学改革、做好精品课评选”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上下齐动,精心准备。襄阳市委党校校委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研究制定了活动方案,提前将活动通知印发到各县级党校,每位校委班子成员主动到所联系的教研室参与集体备课,帮助相关学科同志打磨教学专题;各县级党校普遍成立精品课程开发小组,主要负责同志领衔挂帅,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本地优势和特色资源,精心选取教学专题,选派骨干教师参与,组织全校力量集体攻关,全力以赴打造精品课程。三是优中择优,精准参选。襄阳市委党校通过教研室推荐初选、全体专兼职教师大会复选,并结合主体班教学测评成绩和全体教师投票结果推选了两位种子选手。各县级党校围绕评选主题、聚焦评选要求,通过集体备课会、教学分析会、研讨交流会等,反复打磨教学专题,推选出了本单位最具代表性的优秀选手和专题课程。
评选方式突出“新”。一是评选出新招。往届精品课评选在类别上没有进行区分,结果往往是互动式教学专题占优势,获评精品课概率大;此次评选在申报类别上进行创新,分为两类,分别是讲授式教学专题和互动式教学专题(包括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在申报数量上,每个县级党校由以往的1个教学专题增加到2个教学专题,即每个类别可申报1个专题;在评选标准上,结合两个类别专题特点,分别制定相应评分标准。可以说,实现了分类申报、分类评选,更显公平公正。二是展示有新法。以往评选中,每个参选教学专题展示时间均为40分钟;此次评选,因类别不同,展示时间也不尽相同,如讲授式专题展示时间为40分钟,互动式专题展示时间为3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有个人展示,有团队展示,各参赛选手尽展风采,各显神通,亮点纷呈。如宜城市委党校刘道华老师《品读<决议>的逻辑之美》,从美学的角度细致解读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独辟蹊径,视角新颖;谷城县委党校曹银雪老师以播音员的口吻、谙熟于心的演讲和游刃有余的表现为大家娓娓道来了襄阳三线建设历史及精神的传承。三是问鼎现新人。参加此次精品课评选的教师共计18人,其中90后有11人,占61%;60后、70后、80后有7人,占39%。从获奖情况看,多名90后教师讲授的专题被评为精品课。虽是新兵,表现出色,拿捏到位,首次展示便拿下精品课,令在场同行们无不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不欣慰党校事业后继有人。
积蓄资源力求“活”。一是教学方式灵活。此次精品课评选除了传统专题讲授,还有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故事演绎、音乐党课等多种创新教学方式的展示,既是一盘精神大餐,也是一场视觉盛宴。襄阳市委党校张敏老师以突发公共事件为案例,组织学员现场模拟新闻发布会,将现场搬到课堂。老河口市委党校姜厚老师等四人组成团队,通过角色扮演,将红色故事搬上讲台,现场演绎了革命烈士左觉农辉煌的战斗人生。二是教学专题鲜活。参选专题特色彰显,案例素材鲜活,富有理论性、实践性、生动性,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如有的老师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深入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基本原理及其丰富发展”;有的老师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入解读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探索及启示”;有的老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有的老师立足襄阳本地实践,深入挖掘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南漳实践、保康县马桥镇乡村产业振兴的做法和启示等。三是教学资源用活。此次活动成果丰硕,不仅评出了精品课程,还发现了一批优秀教师。接下来,精品课程将被纳入襄阳市党校系统优质教学资源库,进一步丰富教学专题资源,拓展共享资源的宽度;优秀的教师也将被邀请到市县两级党校开展教学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携手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