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校(院)工作指导处 作者:襄阳市党校 编辑: 发布日期: 2022-10-13
襄阳市各级党校以全省党校系统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师资培训班暨常务副校长专题会议为契机,深刻领悟会议精神,结合单位实际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培训有效果、会议有结果,力争落实出成果。
一、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将思想凝聚到会议精神上来
在师资培训班结束后,襄阳市各级党校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扩大学习范围,及时采用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全体教职工集体学习等方式,通过传达讲话精神、观看教学视频、参训人员分享学习成果、班子成员谈贯彻落实等形式使全体教职工深刻认识到省委党校举办此次培训班的良苦用心和对大家的殷切希望。襄阳市各级党校一致认为,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关键时刻,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是党校系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是有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大培训,尤其是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赵斌的讲话更是吹响了党校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我们将严格按照讲话要求,充分用好培训成果,迅速统一思想,立足各自岗位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二、在落实中抓好谋划,将行动统一到工作部署上来
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尤其是结合此次培训主题,对党校系统抓好共同缔造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襄阳市各级党校迅速作出安排,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在抓好共同缔造宣传宣讲工作上,襄阳市各级党校主要做好“讲、研、建、行”四字文章。一是“讲”,共同缔造进课堂。将共同缔造纳入秋季主体班教学计划中,通过教师讲解、外请授课、视频教学、现场教学等全方位立体式的形式使学员充分认识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重大意义,精准把握共同缔造活动的深刻内涵、探析共同缔造活动的路径方法。二是“研”,教研出文章。将推进共同缔造纳入主体班学员主题论文选题中,学员围绕选题积极开展调研、撰写;组织教研人员围绕乡村振兴和市域治理开展关于共同缔造的相关研究,编写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襄阳案例选编》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襄阳探索》两本书,目前已进入统编、申报印刷阶段。三是“建”,打造现场教学点。组织学员到现有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实地学习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地资源积极探索打造共同缔造现场教学点,各县(市、区)级党校拟打造专题现场教学点10个。四是“行”,在实践活动中发动群众力量。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动群众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保证共同缔造活动做出成效。襄阳市委党校主动对接党组织报到的西街社区,对于居民反映强烈的居民楼下水管网老旧,存在频频掏、频频堵的问题,校委领导带队到现场实地察看,就如何改造老旧管网,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确定了施工方案,并在居民的监督下于8月完工。该工程得到周围居民的普遍赞赏,实现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目标,襄阳电视台《今日播报》对此进行了报道。老河口市委党校深入驻点村,组织召开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座谈会,同乡村书记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汇民意、聚民力、暖民心的有效举措。
在谋划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上,襄阳市各级党校提前对教学、科研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主要做法可归纳为“看、讨、撰、备、宣”,即组织全体学员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安排全体教职工和学员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讨论交流、要求教研人员撰写相关理论文章、发挥集体智慧备好精品课程、鼓励教师在完成校内课堂宣讲的基础上走出校门进行宣讲,尽最大可能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在差距中加压奋进,将目标定位到争创一流上来
会议客观分析了党校系统工作现状,要求各级党校以“争创一流”的标准,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去年,通过全省市级党校(行政学院)办学质量评估工作,襄阳市各级党校在自查和比较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今年3月,襄阳市委党校组织召开全市党校系统工作推进会,会上,七位县(市、区)委党校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发言,都将争创全省一类县级党校作为奋斗目标。襄阳市委党校更是确立了三大奋进目标,即向着争当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奋进,向着“五优”创建的目标奋进,向着全市党校系统整体提档升级的责任奋进。具体以五校为抓手,即坚持政治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从严治校、开放办校,努力在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上作出更大贡献、创造更优业绩,真正做到在全国有影响、在全省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