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共恩施州委党校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3-12
恩施州委党校在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反应快速,冲锋在前,担当作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点赞。2月8日,元宵佳节这天鹤峰县五里乡中坪村村民微信交流群上出现了2条信息。网民大忙人(张友国)信息:“感谢州委党校驻中坪村尖刀班全体成员,你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你们为了我们中坪村百姓的身体健康付出艰辛劳动,我们真情的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同时,也希望中坪村所有百姓听党话,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阻击战作出应有贡献。”网民闵达池信息:“州委党校驻中坪村尖刀班忘小家、爱大家,确实不易,我们为你们的付出点赞。我们老百姓也是讲感情的,疫情控制之后,邀请你们到我们农民家中做客。”党校姓党,恩施州委党校在防控新冠疫情战场上亮出了党“姓”、擦亮了党字。这2条信息折射出了闪光的党“姓”形象。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一,恩施州委党校10名党员干部组成2个尖刀班奔赴利川市板桥村、鹤峰县中坪村防控疫情前线
大年三十晚9时,常务副校长覃章梁接到值班室电话:州委办公室通知,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州委要求各单位驻村扶贫尖刀班2月25日中午12时前赶赴所驻村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覃校长立刻安排值班人员迅速通知党校驻利川市文斗乡板桥村尖刀班、驻鹤峰县五里乡中坪村尖刀班全体人员,按州委要求第一时间赶到所驻村开展工作。
1月25日,大年初一,州委党校2个尖刀班、10名党员干部均按州委要求到达战斗岗位。副教授袁坤博士的母亲在建始县中心医院住院,主治医生安排正月初四手术,他把陪护母亲的责任交给妻子后立即奔赴500公里以外的防“疫”战场。党校驻鹤峰县五里乡中坪村尖刀班班长宋巍的父亲是来凤县扶贫尖刀班成员,初一上午他与父亲同时背着行李包离开“年味”浓厚的温馨小家,分赴各自的战场。尖刀班到村后,立即与村支两委组成防控疫情指挥部,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摸底排查。摸清中坪村春节期间在村人员325户、1226人(包括非本村户籍的外地人员)。县外返乡人员262人(返乡务工人员和探亲人员),其中武汉返乡51人。摸清板桥村春节期间市外返乡人员584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68人。
——居家隔离。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居家隔离,不准出门活动,并对其身体状况开展动态监测。建立“武汉返乡微信交流群”,通过微信每天上午、下午与所有对象进行对接联系,了解监测其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的人员,立即联系乡防疫指挥部专车接入乡卫生院检查隔离。到3月1日,中坪村和板桥村119名武汉返乡人员回村时间均超过了40天,已解除潜伏期(两个14天)。
——宣传教育。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户外通告、大喇叭宣传车每天巡回宣讲等传统宣传方式与网络微信宣传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做到了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户户知晓、人人明白。中坪村先后4次向每个农户发放宣传学习资料共1000多份;先后3次张贴户外宣传通告350多张,其中《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张贴到每个农户。板桥村、中坪村均建立了“村民微信交流群”,交流群覆盖有手机号码的所以村民。及时把上级组织制发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防护知识放入线上,要求村民学习执行。
——管控人员。确保人不出门、车不上路,防止交叉感染,对村组、农户实行封闭式管理。要求全体村民居家留守,不准走亲访友、不准在户外游玩、不准聚会吃请、不准打牌赌博,户外活动必须戴口罩。村内不准举办婚庆喜事,白事由村委会代办。疫情防控期间,中坪村、板桥村成功劝导13户村民延期举办婚庆事宜。村内经营门店一律暂停营业。在村组公路出入口设置关卡,实行临时交通管控。
——疏导心理。以村民微信交流群和武汉返乡微信群为载体,开展心理疏导。中坪村尖刀班安排专人在网上与村民和居家隔离的武汉返乡人员进行交心谈心,平均每天回复信息50多条,及时回应村民和武汉返乡人员的疑虑和诉求,释放心理压力,引导思想情绪,化解心结矛盾。
——保障物资。口罩和体温表是最重要的防护物资,防控战场紧缺,市场采购困难。2个尖刀班尽最大努力组织了8000多个口罩、950支体温表,发放到每个农户,做到了全部农户人人有口罩、户户有体温表。其中州委党校捐赠口罩5000个、体温表950支。为防止交叉感染、病毒蔓延,实行农户居家不出门、车辆封堵不上路后,尖刀班对村民所需的生活物资,每3天安排专人专车统一外出采购,线上付款、线下采购配送。
州委党校2个尖刀班,从大年初一开赴利川市板桥村、鹤峰县中坪村防控疫情前线后,全部人员一直坚守在阵地,没有人回过一次家。袁坤的母亲正月初四在医院手术,他用手机了解情况,向母亲视频尽孝。阳志军每天坚守村道出入关卡,遭受风寒感冒仍不下“火线”。2个村级防疫战场取得了完胜战果,到3月1日,没有出现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
党校姓党:三天时间,恩施州委党校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改建完成,交付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管理
1月25日(正月初一)上午9时许,常务副校长覃章梁在赶往鹤峰县中坪村防疫战场途中,接到州政府办公室电话:征用州委党校学员公寓楼作为“新冠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由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管理使用。覃章梁立即返回学校,召集分管机关后勤工作副校长和办公室、后勤保卫处负责人,并主动联系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领导,现场办公,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点”改建及其相关工作。成立了州委党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服务工作组,副校长吴绍佳为组长,工作人员15人,由办公室、后勤保卫处部分人员和物业、安保人员组成。全力做好校园住户人员的思想工作、“集中隔离观察点”改建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现场办公结束后,覃校长带领驻村尖刀班3名同志赶赴鹤峰县五里乡中坪村防疫战场,到达冰雪覆盖的中坪村时已灯火通明。
州委党校校园居住有60户近200人,主要是学校在职或退休的教职工。1月26日,副校长吴绍佳带领后勤保卫处负责人挨户上门宣讲州政府办公室的通知精神、医学观察点安全措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获得了所有住户的理解和支持。
按照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专家组的要求,州委党校对2栋学员公寓楼房间按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要求进行改建。1月27日完成了改建任务,当日下午移交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管理使用。集中隔离观察点共有196个房间304个床位,可容纳300名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进行医学观察。1月28日,集中隔离观察点投入使用。副州长、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高敬佩电话肯定说“党校就是不一样”。到3月1日,观察点共收留隔离观察病人129人,医护人员住宿183人。
为防止病毒传播,确保“集中隔离观察点”和校园住户人口的健康安全。党校实行了严密的防控措施:一是采取拉警戒线、设置警示牌、预留专用通道方式,把观察点与校内住宅楼栋进行物理隔离。二是对“隔离观察点”和校园公共区域进行卫生消毒,每日打扫1遍、喷洒消毒药水2次。三是按照“车不进院、人不出门”的要求,严格校园进出通道和人员管控。校园只留1个出入口,实行封闭管理,进出车辆和人员实行出入证制度,并进行体温监测。门卫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并对校园进行巡查。四是采取入户宣传、发放资料、张贴通告、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微信群信息传达等方式,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住户人口的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党校人姓党:恩施州委党校50多名教职工放弃节假日,就近就地到村或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25日(正月初一)州委党校安排4名党员干部返校组建了防控新冠疫情办公室,分管机关和行政后勤工作的副校长为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党校防控疫情的各项工作。一是组织排查党校责任区(校园住户人口+在职和退休教职工)武汉返校人员,并进行居家隔离,每天量体温、监测身体状况。8名居家隔离的武汉出差返校人员均已超过50天,身体健康正常。二是传达落实州和恩施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三是协调和办理“党校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和利川市板桥村、鹤峰县中坪村3大战场的相关事宜。四是检查督办教职工就近就地在村或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五是为党校集中隔离点、利川市板桥村、鹤峰县中坪村3大战场和参与村或社区防疫工作教职工组织防护物资。
2月1日,州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党员干部职工就近就地在村(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家中度假的党员和干部职工于2月2日中午12:00前就近就地向所在村或社区报到,参与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和维稳工作。州委党校防控疫情办公室通过微信工作群第一时间将《通知》精神和校委安排,传达到了每个教职工。2月2日以来,共有59名教职工到所在的村和社区报到工作。除6名因受病、居外省和值班人员不能参与防控工作外,其余教职工全部投入了防疫战斗。其中10名驻村尖刀班成员,从正月初一进村已连续战斗了37天。
驻鹤峰县中坪村尖刀班班长宋巍,把居家治疗的7名尿毒症、白血病人的健康放在心头,每天进行电话联系,了解药品储备和身体状况,千方百计为其代购药品。驻利川市板桥村尖刀班班长、副校长王涛表示“疫情不解除不回家”。副校长杨华在恩施市小渡船办事处机场路社区居委会报到后,被安排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李玉华教授在机场路社区工作期间,提出的3条建议措施,被居委会采纳应用。副教授谭云勤、职员鲁阳在恩施市舞阳坝办事处土桥社区报到后,加入了社区疫情防控尖刀班。副教授罗光敏、邓花琼在土桥社区报到后担任楼栋长。已到退休时间的盛莉,第一时间到恩施市舞阳坝官坡社区报到,工作认真负责,受到居委会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