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党校声音 >> 正文

刘杨 | 念好投身支点建设的“为”字诀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日期: 2025-09-04

编者按

8月28日,《湖北日报》08版论丛板块刊发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杨文章——《念好投身支点建设的“为”字诀》。现予以转载。

微信图片_2025-09-06_235441_895

当前,湖北正处于加快建成支点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广大干部以“愿为”的境界、“敢为”的担当、“能为”的本领、“善为”的智慧、“有为”的实绩,勇担使命、奋发作为。


铸牢“愿为”之魂,锚定思想主心骨。干部队伍唯有在思想上“站得高”,方能在行动上“走得远”。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干部成长的“第一熔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愿为”自觉融入强化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政治担当,强化锚定目标、建成支点的历史担当,强化跨越赶超、勇创一流的责任担当之中,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红色基因乃固本培元的“精神营养剂”。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激励全省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支点建设的宏伟实践。加快建成支点,不仅是关键的战略牵引,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全省党员干部而言,要清晰把握战略部署重点和实施路径,以中流砥柱般的坚韧和执着锤炼党性,自觉地扛牢支点建设的历史重任。


激发“敢为”之志,强化担当动力源。真正的政绩在于重品行、重实干、重实绩。干部秉持何种政绩观,将直接塑造相应的发展观,进而产生相应的发展效果。在加快建成支点的征程中,亟须广大干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敢为”的担当,深深扎根于“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之中。敢于直面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勇于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务求实效,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辉煌业绩。要坚持人民至上,校准“敢为”方向。推动干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发力,确保政策惠民生、服务便民众、实干利百姓。坚决纠正忽视群众需求、回避矛盾、推诿塞责等行为。树立鲜明导向,破除“敢为”疑虑。强化监督问责,倒逼“敢为”落实。对于“躺平式”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要动真碰硬。构建“一网监督”平台,一体推进“查、改、治”闭环管理,加大不担当不作为干部“下”的力度,形成“有为者上、无为者让”的鲜明导向和强大震慑。大力选拔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重塑激励干部勇于担当的政治生态。


锤炼“能为”之基,锻造过硬金刚钻。担当时代重任,必须有过硬的能力素质作为支撑。湖北以“强基提能行动”为抓手,秉持“精准赋能”的导向,全面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坚持“对标先进”,拓宽视野。建立常态化外出考察学习机制,积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通过纵向对标找差距、横向对比挖潜力,破除思想束缚,摒弃“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盆地意识,有助于干部思维、视野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坚持“精准滴灌”强专业。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实施分层分类的培养计划,聚焦“关键少数”的政治能力,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行业系统干部的专业化素养,避免“万金油”式干部现象。通过系统化、高水平的学习培训,使干部成长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同时,坚持“实践砺才”增本领。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有计划选派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一线关键岗位挂职锻炼,在复杂环境和关键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育平台,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持续激发队伍的内生活力。


校准“善为”之尺,树立考核风向标。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是指挥棒,直接关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湖北坚决向不作为“亮剑”,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撑腰”,严格贯彻“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积极营造优越的制度环境。出台《湖北省容错纠错工作办法(试行)》,旨在有效破解基层在容错纠错工作中普遍面临的“不会容”和“不敢容”等棘手问题。严格规范问责程序,精准界定责任,确保处理恰当、尺度统一,持续提升问责工作的规范性和精准性。同时,持续完善查诬澄清与保护机制,对造谣中伤、恶意诽谤、诬告陷害以及打击报复等行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进行严厉查处。旗帜鲜明地向诬告者亮剑,坚定地为实干者撑腰。进一步强化受处理处分干部的教育管理,对于那些已经度过处分影响期的干部,应全面评估并依照规定积极、适当地予以合理使用。考核领导干部,要兼顾显绩和潜绩,听取多方意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鲜明传递“有为则有位、无为则让位”的信号,为干部锐意创新、真抓实干,打造良好制度环境。


涵养“有为”之风,营造干事好生态。作风建设不仅关乎党的形象,更是决定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必须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永葆敬畏之心。要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更大力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深化以“学”铸魂、以“查”促改、以“干”增效,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推荐文章

上一篇:没有了